奇瑞放话: 全年目标320万辆, 冲进全球销量前十, 这路有多难?
- 2025-07-31 09:41:28
- 805
01 你可能跟我一样,最近总刷到奇瑞的消息。什么冲刺IPO,什么全球销量要进前十。320万辆的全年目标,听着都让人倒吸凉气。这车市的水,真有这么深呢?
先说说数据。2024年,奇瑞销量260万辆,创纪录了吧?已经很厉害了。但放在全球前十的大名单里,还差那么点意思。吉利都得有330多万辆,丰田、大众就甭提了,人家都快翻倍了。
你说奇瑞这是‘献礼’IPO也好,是给自己打鸡血也罢,反正下半年还要再卖200万辆,这口气,咱听着都费劲。
02 好多人问,这些目标到底靠啥实现?真不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
第一,奇瑞这两年为啥能上量?新能源和出口顶上去了。上半年新能源卖了35.9万辆,同比翻了快一倍。出口呢,也有55万辆,比去年涨一点点。家门口和外面市场一块抓,这个策略还是对的,至少没像以前只守着国内挤牙膏。
但问题也来了。想冲前十,光靠这俩还不够。你看人吉利,现在已经330万辆了,品牌还多。奇瑞怎么办?于是这次干脆把国内业务又拆分了,设了四个事业部:星途、艾虎、风云、QQ。各自盯各自的市场。执行副总裁也亲自带队。
另外呢,iCAR、智界、捷途这仨单独运作。不搅合。就是一边站着搞燃油老本行,一边扔人马冲新能源。
而且他们内部还大调整。什么智能化中心,直接把雄狮科技、大卓智能和总院的业务揉到一块。座舱、辅助驾驶、数字架构,全线打包。搞成‘智能作战集团军’,目标就是一个——把车整明白,把软件、硬件、算法什么的拉通。
这操作说白了,符合现在自主品牌大合并、大整合的风向。资源一兜,大家别再各自为政。为啥?搞协同,省钱,也希望让IPO评委们看到,咱们有条理,能打仗。
顺便插一下,搞智能化有时候我都替他们头大。你问我,智能座舱啥时候变成标配了?其实现在新车但凡有点噱头的,多少都得来点。用还是不用,很多时候司机自己心里清楚。有时候比驾照管得还多,唉,说多了都是泪。
03 其实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这场IPO到底图个啥。表面上是上市,实际是要钱、要技术、还要做大。
2月28号,奇瑞正式递了港交所的IPO申请。市场都说估值500亿起步,牛点的能拍到1000亿人民币。但现在证监会那边还卡着没公开材料。内部人说,这次集资大头用来三个地方:一是研发新车型,什么乘用版、技术迭代、智能化都要跟进;二是继续拓展海外市场,不能只靠中国了;三是扩建工厂、补补营运资金。都是大钱堆里烧的。
但外部压力也大。你说港股现在融资环境好吗?也就那样吧。自主车企现在扎堆上市,优秀的并购、整合案例也不算太多。谁都看明白,卖车这件事,单靠一款爆款已经不灵了。资源的池子得大,协同得快,技术得自己掌控。
以前我特看不上这些整合、搞组织架构的新闻,觉得就是高管拍脑袋。但现在我琢磨着,还真是潮流。起码,外人看着顺眼,投行愿意推。至于能不能真把车卖出去,车主能不能买单,那得看下半年实际销量。
04 要说下一步奇瑞咋走?我觉得有几个建议,借给大家:
第一,油电双线不能松。燃油车还得苟着,别全指望新能源救命。时代变了没错,但基础盘薄,谁倒下谁糊涂。
第二,智能化是趋势,但别让噱头领导了技术。很多用户买车不是只图个大屏、语音,实打实的体验才要紧。软件不给力、算法一误判,天大的面对品牌就砸锅了。
第三,品牌要拉开层次,别什么都往一锅里炖。星途、风云、QQ都得有清晰分工。像比亚迪那样,一步步建标杆,没啥不好意思。
最后一句,冲前十不是梦,但每迈一步都不简单。320万辆听着豪气冲天,细化下来,事儿一堆。内卷、技术、钱袋子,啥也得顾着。咱们就等着看奇瑞这个‘冲劲儿’最后换来啥结果吧。
行了,今天车间就聊到这。
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