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就不怕手机电池鼓包了

  • 2025-07-04 15:05:22
  • 837

据媒体报道,三星电子正在秘密推进名为"SUS CAN"(Steel Use Stainless Can)的创新电池封装技术研发,计划于2026年率先应用于旗舰智能手机。

这项技术突破将用不锈钢材质取代传统铝制或软包电池外壳,有望带来三大核心优势:提升电池容量、优化充电效率、增强长期耐用性,同时解决困扰行业多年的电池鼓包问题。

多数消费电子产品中的锂离子电池都采用铝塑薄膜软包,这种封装方式轻薄且形状灵活。然而,随着手机性能的提升和消费者对续航及安全性的更高要求,软包电池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例如在过充或受到外部冲击时,软包电池易发生鼓胀甚至起火的安全隐患。

而钢壳电池顾名思义,就是将电池电芯封装在坚固的不锈钢外壳中。这种技术并非新鲜事物,但在智能手机领域大规模应用尚属首次。它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极致的物理防护与结构稳定性: 钢壳的坚硬特性使其能有效抵御外部冲击、穿刺和挤压,大幅降低电池因物理损伤而短路或热失控的风险。同时,钢壳能更好地抑制电池内部因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膨胀,有效避免电池鼓包,延长电池寿命并提升安全性。

更高的能量密度与续航潜力: 钢壳电池的坚固性允许电池内部设计得更紧凑,减少了为安全冗余而牺牲的空间。这意味着在相同体积下,钢壳电池可以容纳更多的活性材料,从而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为手机带来更长的续航时间或在保持续航不变的情况下,让手机更轻薄。

强化安全性: 除了物理防护,部分钢壳电池还会设计特定的泄压结构,当电池内部压力达到临界值时,能够通过受控方式释放压力,进一步降低极端情况下的爆炸风险。

符合未来法规趋势:考虑到欧盟等地对电子产品电池可维修、可拆卸等环保法规的推动,标准化程度更高的钢壳电池可能更容易满足这些要求,为厂商未来产品的设计提供便利。

虽然三星官方尚未公布技术细节,但行业观察人士发现,其技术路线早有端倪。2024年7月,三星SDI曾展示采用不锈钢集流体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通过创新的银碳复合负极与LZO涂层正极技术组合,实现了900Wh/L的超高能量密度和99.8%的库伦效率。

但钢壳电池要成为手机市场的“标配”,仍面临一些挑战:

成本考量: 不锈钢材质和更复杂的封装工艺可能会增加电池的制造成本。对于利润空间本就不高的中低端手机市场而言,高昂的电池成本可能会成为普及的阻碍。

重量与厚度: 钢的密度高于铝塑薄膜,这可能导致钢壳电池在同等容量下重量略有增加。在消费者普遍追求轻薄手机的当下,如何在重量和厚度上做好平衡,是厂商需要深思的问题。

设计灵活性: 传统软包电池的形状可以根据手机内部复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制,而钢壳电池的刚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种设计灵活性,对手机内部空间的利用提出更高要求。

技术竞争: 电池技术领域新趋势不断涌现,例如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等也在积极研发中,它们有望在未来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这些前沿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也可能对钢壳电池的普及构成竞争。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钢壳电池可能会首先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普及开来,形成一种新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至于它能否像当年的锂离子电池一样,彻底改变整个手机行业的电池形态,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