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停燃料电池项目, 瘦身的Stellantis能守住全球第四吗?
- 2025-07-23 13:26:02
- 923
【导语:Stellantis最近频频传出一些消息: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暂停燃料电池车型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在华的合资车企广菲克走到了正式破产这一步。作为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其实领先身后的比亚迪优势并不明显。持续的收缩,尤其是在华裹足不前,给了身后的比亚迪赶超的机会。】
7月16日,Stellantis做出了暂停氢燃料电池技术开发项目的决定。暂停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这意味着Stellantis旗下的燃料电池相关车型的迭代更新也将按下暂停键,对于整个集团来说都有不小的影响。受此影响,包括新一代氢燃料动力商用车型Pro One以及在今年夏天预计将在法国Hordain和波兰Gliwice分别量产现款氢燃料动力中型厢式车和大型厢式车等多个项目都将被搁置。
燃料电池项目暂停
Stellantis的燃料电池项目一直是基于其和法国轮胎制造商米其林、佛瑞亚一起合资成立的公司Symbiola来开展。考虑到米其林和佛瑞亚自身的业务属性,没有Stellantis整车项目提供支持,Symbio很难通过自己的技术升级来承接其他车企集团的燃料电池车型项目。随着Stellantis计划到2026年停止对旗下氢燃料电池企业Symbio的投资,这家合资公司未来的前途也充满了很多变数。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Stellantis评估下来认为:当前欧洲乃至全球市场的加氢站缺乏,整体市场普及率也不高而且燃料电池车型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政府补贴才能够勉强实现盈利,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投入大量的资源在燃料电池项目上,还不如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其他盈利前景更好的项目上。为了能够实现平稳过渡,Stellantis将把燃料电池项目相关员工分散到公司其他部门中,不会出现直接裁员。不过,Symbio下一步何去何从,就存在很大的变数。
对于国内车企来说,Stellantis暂停燃料电池项目的做法还是值得关注。放眼全球,目前只有丰田、宝马、现代起亚等少数跨国车企巨头对于燃料电池保持了一定的投入力度。对于国内车企来说,燃料电池车型想要盈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没有明确的政府补贴和商业落地计划的支持下,贸然把大量资源投入到燃料电池车型上,是要冒着不小的风险的。
Stellantis在华前途未卜
除了暂停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外,Stellantis在中国的发展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此前曾经计划借助东风神龙再度进入国内市场的欧宝品牌,目前也已经没有实质性动作,这也就意味着欧宝在国内的销售短期内难以落地。毕竟在斯柯达、雪佛兰、起亚等外资品牌在国内市场表现都不佳的情况下,欧宝要想实现反转难度非常大。
更牵动国人神经的莫过于Stellantis在国内最重要的合资企业广菲克近日被正式裁定破产。广菲克主要负责Jeep、克莱斯勒、道奇、菲亚特四大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是原来菲亚特克莱斯勒在国内的主要载体。广菲克的破产,意味着Stellantis麾下之前归属于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品牌将在国内只能以进口车的身份来销售。广菲克曾经在2017年曾经创下了22.23万辆的销售成绩,也一度风光无限。但在2022年上半年销量骤降至1861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合资公司股东双方存在分歧,广菲克最终倒下。
而作为Stellantis主营国内市场仅剩的主营标致和雪铁龙两个品牌的东风神龙表现也不佳。有数据显示,2024年神龙汽车累计销量仅为68319辆,较2023年下降15%。而Stellantis汽车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也已经透露,由于多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标致和Citroën汽车的生产商可能在中国实施“轻资产战略”。这就意味着Stellantis未来大概率也不会向东风神龙投入足够的资源来进行研发和整个体系能力的打造。
Stellantis全球销量将被比亚迪超越?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丰田和大众等跨国车企巨头都将中国市场视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相比之下,Stellantis由于当前在华拓展市场不顺利,其全球销量被比亚迪赶超是早晚的事情。
根据2024年发布的全球车企销量数据,Stellantis集团以542万辆的全球销量位居第四位,前三名分别为 丰田 (1016万辆)、 大众 (903万辆)和 现代起亚 (723万辆)。虽然Stellantis排名第四,但是身后的比亚迪早已经虎视眈眈。2025年,比亚迪制定了高达550万辆的销量目标,如果可以达成且Stellantis销量没有一定的增长,那么比亚迪就会把前者拉下马来,成为全球四强。
Stellantis最近几年在华大动作不多,只有2023年10月以约15亿欧元入股零跑汽车,获得后者20%的股权以及2个董事会席位引发了一定的关注。基于这样的股权投入,Stellantis和零跑成立了51:49的合资公司零跑国际。这家合资公司拥有除大中华地区以外,向全球其它所有市场开展出口和销售业务,以及独家拥有在当地制造零跑汽车产品的权利。考虑到Stellantis目前旗下品牌的定位和自身新能源车型项目的进展,想要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Stellantis大概率还是需要依靠零跑。
点评
作为全球第四大车企集团,Stellantis很明显在进行战略收缩。无论是暂停短期内难以盈利的燃料电池项目,还是在国内放弃广菲克并考虑轻资产运营东风神龙,都是其希望把资源投入到盈利前景更好的领域中去。目前, Stellantis在华的底牌就是零跑汽车。只不过,零跑更看重的是Stellantis遍及全球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Stellantis想要把零跑当成布局中国市场的一个战略支点,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中国市场占一席之地?这也将成为Stellantis力保全球第四位置的关键所在。
- 上一篇:日啖荔枝三百颗可能会丧命
- 下一篇:杜淳妻子晒整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