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本田陷 “大萧条”, 李进带队谋转型, 有望触底反弹
- 2025-07-21 14:08:08
- 752
2025 年上半年,广汽本田累计销量为 154647 台,同比大幅下跌 25.6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且已连续 4 个月(3 月至 6 月)同比下滑,2 月仅实现 0.33% 的微增。按照此趋势,今年销量较 2022 年或将腰斩。在这一背景下,现任执行副总经理李进正带领广汽本田寻求转型,试图从 “大萧条” 中触底反弹。
李进时代的销量困境
回顾近五年销量数据,广汽本田在 2020 年由郑衡带领时创下 80.9 万辆的历史峰值,随后 2021 年、2022 年虽有小幅下跌,但在合资品牌中仍属逆市表现。而李进接手后,销量持续下滑,2023 年销量 64.05 万辆,同比降 13.66%;2024 年销量 47.06 万辆,同比降 26.52%。
从销量结构来看,6 月雅阁销量 13770 辆、皓影销量 11806 辆,两款车占品牌总销量的 85% 以上,其他车型几乎边缘化。这种过度依赖少数车型的局面,并非李进短期内造成,而是长期产品战略问题的体现。
前任埋下的 “隐患”
广本当前的困境,根源可追溯至郑衡时代的产品战略不足。2020 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爆发,此后渗透率持续攀升,但郑衡任内仅在 2022 年推出首款纯电车 e:NP1 极湃 1,且该车型被诟病为 “油改电” 过渡产品。尽管其瞄准主流市场,配备 15.1 英寸中控屏、Honda CONNECT 3.0 车机系统等亮点,定价 17.5 万 - 21.8 万元,但因未能适应中国市场变化,2023 年全年仅售 4502 辆,月均不足 400 辆,后续还因 “续航虚标”“智能化落后” 等问题,销量跌至每月几十台。
郑衡时代过度依赖本田技术,未结合中国市场及时调整产品战略,导致广本产品竞争力落后于自主品牌及其他合资品牌,为李进时代埋下隐患。
转型战略:向智能电动化全面迈进
尽管面临销量腰斩、工厂关闭、大规模裁员等困境,但广汽本田利空已逐步出尽,在李进带领下开启转型,围绕产品、制造、用户服务及技术生态构建系统化战略,以 “蕴新智远” 为核心向智能电动化企业转型。
产品战略:推行 “1113” 电动化蓝图,包括推出高端智能纯电新品牌 “烨”;建设年产能 12 万辆的开发区新能源工厂,专为纯电车型打造;采用纯电现地开发模式,针对中国市场定制研发;2025 年计划推出超 7 款新车,涵盖纯电、混动及燃油车改款。技术路线上,短期混动(HEV/PHEV)与纯电并行,长期攻坚全固态电池。
制造升级:以数智化与零碳化为目标重构生产体系,建立新能源超级工厂,融合本田全球 30 多项领先技术与中国本土创新(如华为智能系统集成),打造 “反向技术输出” 样板。
用户服务:打造 FUN LINK 3.0 服务生态,已建成 6 家 “乐享养车” 超级服务中心,整合钣喷、新能源维修等一站式服务,提升服务标准。在 J.D. Power 售后服务满意度方面,已实现 2021-2024 年四连冠,以 792 分领跑行业。
尽管转型之路充满挑战,但随着各项战略的稳步落地,广汽本田有望逐步摆脱困境,在智能电动化浪潮中实现触底反弹,重拾合资品牌的辉煌。
- 上一篇:直播
- 下一篇:国足小组倒数第二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