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企集体误判? 广汽错失增程又拒华为
- 2025-07-23 15:14:44
- 101
在今年的汽车论坛上,合资车企大厂的掌舵人都在反思自身的经营策略。
广汽集团冯兴亚承认了对汽车用户市场的误判,把增程和混动汽车技术看作过渡路线。
没能抓住增程和混动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产业机遇,在电气化转型升级方面慢了一步。
广汽先失增程,再错失华为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早期,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主流的中高端纯电汽车路线,一条是非主流的增程和插电混动汽车路线。
合资车企大厂都选择纯电汽车转型路线,认为增程和混动技术过时了,不是未来汽车产业趋势,甚至嘲笑李想的坚持。
资本市场也是用脚投票,新能源纯电汽车高增长时期,理想汽车股价和市值一度大幅下跌,亏损也放大。
正是合资车企的集体误判,让理想汽车抓住了机会,凭借增程汽车实现了业绩增长,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品牌中,首个稳定盈利的车企。
等到李想证明了自己的产业技术路线的正确性后,合资车企才后知后觉,开始发力混动车型。
但此时的增程混动汽车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陷入传统车企、互联网车企和合资车企混战的局面。
广汽即使想要发力混动车型,也已经没有了先发优势。
随着电气化市场饱和后,合资车企都开始重视智能化市场竞争。
在智能化领域,广汽又错失了一次上桌吃饭的机会。
华为余承东原先的构想是借助合资汽车大厂来打响华为智驾技术的品牌效应。
可惜的是广汽的上一任掌舵者举棋不定,在与华为智驾合作让反反复复。
一方面摆脱不了大企业病,不愿让华为主导产品技术方向,一方面投票否决了与华为的合作。
最终重庆的东风小康,即后来的赛力斯接住了华为抛来的橄榄枝。
张兴海主动与余承东合作,解决了华为的资质问题,全方位配合华为,换来了问界系列的崛起。
赛力斯凭借问界M7,成为国内首家成功转型电气化市场,并且实现了稳定盈利的传统车企。
广汽对增程的误判和对华为否决,一错再错,导致合资车企失去了再一次主导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机会。
自此合资车企的时代过去,互联网车企和传统车企开启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时代。
丰田掣肘,广汽失速
广汽菲亚特的破产,合资车企集体的技术路线错判,都让广汽集团很被动。
广汽认识到自己的战略误判以后,也有一些补救措施比如继续发展埃安新能源汽车品牌,放弃主导权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
埃安新能源汽车早期发展势头很好,曾多次超越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的销量。
一度有赶超特斯拉和比亚迪的势头,但广汽的内耗和分歧,让埃安发展陷入困境。
合资的经营模式,实际上有中资和外资的区分。
比如广汽丰田内部,有中资股东,也有日资本股东。
广汽也曾在可油可电的增程混动车型市场发力。
但这一领域触及了丰田的利益,要知道日本丰田更早发展混动技术,只是没赶上市场红利。
广汽走的混动汽车和油车产品,都面临日本的供应商企业的技术封锁,故意不提供相关零部件。
而中资股东也针锋相对,不让丰田借助中国更低成本的电动汽车技术平台,完成纯电汽车转型和量产,
最终两败俱伤,广汽燃油车业务的市场份额下降,持续亏损。
以至于没有稳定现金流支持持续亏损的埃安新能源汽车品牌。
丰田汽车在中国的油车产品销量下降,不得不降价,维持市场份额。
电气化转型也蜷缩到北美地区发展,避开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广汽自此一步慢步步慢,埃安新能源品牌还没有盈利,市场份额有限。
在智能化转型领域,广汽机会还有,但竞争会很激烈。
华为智驾技术已经发展除了问界、享界、智界、尊界和尚界系列。
余承东坦言维持五界的技术赋能和品牌渠道资源分配,已经是极限。
甚至近期不得不放权,让合作的五家车企,发展自主的品牌销售渠道,华为只主导技术和产业方向。
广汽很难成为第六界的存在,需要与众多中小车企、欧美进口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竞争。
油车领域合资车企有渠道和市场优势,但在新能源领域,广汽未必有优势。
丰田已经在北美完成电气化转型,广汽能否在国内市场完成电气化和智能化转型,还存在不确定性。
智驾市场纷争再起,广汽得先活着
智能汽车产业,目前还处于发展早期,合资车企选择了与华为合作,弥补自身智驾技术的短板。
而欧洲车企近期却有了不同选择。
一开始奥迪、奔驰和宝马也是与华为合作,依赖华为智驾技术。
但近期宝马集团不再依赖华为,选择了另外一家中国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合作研发辅助驾驶技术,推出专属中国市场的宝马智驾服务。
奥迪和奔驰则看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差异化。
放弃了全盘电气化,选择了在中国之外的地区,继续走燃油车和混动汽车的发展路线。
中国的智能驾驶技术市场,不再是华为一家独大,可能走向多智驾平台融合发展的模式。
未来不排除比亚迪这样的全能车企,也发展出独立的人工智能平台,与华为竞争汽车智驾市场。
目前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足够成熟,足以让没有造车经验的车企比如小米汽车实现跨界造车。
有技术底子和经验的广汽要完成电气化转型,问题不大。
真正有难度的是如何在增量的智驾市场,实现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稳定盈利。
只有先存活下来,熬过转型阵痛期,广汽才不至于被时代抛得太远。
你觉得在电气化和智能化市场,广汽能否完成逆袭,成为全球第五家实现稳定盈利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分享你的观点,一起交流吧!
- 上一篇:唐嫣方曾回应迟到一个月未进组
- 下一篇:美国加州街头变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