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当 Moto 只是“1”, 华为 47 倍销量下的折叠屏终局

  • 2025-07-22 14:56:03
  • 254

数码 I 渝码科技

根据博主“智慧芯片案内人”爆料,2025 年 1 月 1 日至 7 月 20 日,国内折叠屏手机累计出货量(渠道实销口径)出炉。

该博主把 Moto 当刻度尺,设为基准“1.0X”,量出了折叠屏的“阶级”分层,具体如下:

Moto:1.0X

vivo: 3.0X

小米:3.0X

三星: 3.8X

OPPO:3.9X

荣耀:7.6X

华为:47.0X

一句话翻译:同样的时间段,华为卖出的折叠屏,相当于47个Moto。更刺眼的是,其余六家加起来也只有22.3X,还不到华为的一半。

据此可简单换算成,vivo/小米市占率为 4.33%、三星 5.5%、OPPO 5.6%、荣耀10.97%、华为67.82%,国内折叠屏市场呈现出“一超多弱”局面。

01 为什么“认牌子”到了极端?

折叠屏仍是“高客单价+低容错”品类,平均售价8000+元,试错成本堪比买笔记本。

消费者天然向“安全感”聚集:

▪ 技术背书:华为最早在 2019 年量产内折,五年迭代 Mate X 至 X6,把“折痕”做成社交货币;

▪ 渠道壁垒:华为 5000+高端体验店,折叠屏现场陈列、售后一口价换屏,打消顾虑;

▪ 生态溢出:鸿蒙 NEXT 让折叠屏与平板、PC 形成“黄金三角”,用户买的是“场景”,不是手机;

▪ 社交符号:高端商务宴请,掏出一台 Mate X6 的“注目礼”,是任何参数都无法替代的隐形红利。

当技术、渠道、生态、身份四张牌同时被华为撰在手中,其他厂商只能“陪跑”。

02 第二名荣耀的 7.6X,其实是华为的“影子”

荣耀 Magic V3 系列 2025 年 618 销量环比暴涨 260%,核心打法是“用华为 60% 的价格,给出 80% 的体验”。

也就是说,荣耀吃到的,是华为溢出的“理性用户”:想要折叠,又不想掏 1.3 万,但又能给用户带来旗舰级别的使用体验。

即便如此,荣耀也只拿到 7.6X,足见品牌天花板之硬。

03 OPPO、vivo、小米、三星:参数内卷失灵

OPPO Find N5 把厚度卷到 8.9 mm,依旧卖不过华为;

小米 MIX Fold 4 表现平平,销量突破 10 万台,其下代产品至今尚未透露上市时间;

三星 W25 心系天下,价格破万,曲高和寡;

当“品牌”成为第一购买的理由,参数表只能决定“谁当老三”,决定不了“谁当第一”。

总而言之,2025 年的今天,折叠屏赛道其实已经结束第一轮洗牌,华为用 47X 的销量告诉市场:“高端折叠”=“华为折叠”。